栏目列表
刘忠杰教学随笔1
关于新授课《二氧化碳的性质》核心问题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0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刘忠杰

关于新授课《二氧化碳的性质》核心问题的分析

关于核心问题的理论界定,本篇随笔不再赘述。作为一节新授课,在课堂之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哪些?

从教材之中的总结可以知道,想要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就必须从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入手。其中,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三条:无色无味气体、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化学性质有四条: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参与光合作用、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不支持然绕且自身不燃烧。总共七条性质,从化学授课的角度来看,除了能参与光合作用这一条性质以外,其余六条均需要实验验证或者探究。

核心问题是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哪些,而核心问题之中又包括了重点问题与难点问题。对于学生而言,这块知识的重点在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和与水反应这两条性质,难点问题则是如何利用二氧化碳进行灭火的用途体现了它的哪些性质。因为,化学的学习,始终贯穿着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和用途体现了性质这两个概念。

在新授课的过程中,需要设计演示实验来帮助学生解决和理解上述的两个问题。对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实验设计,采用的是向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三分之一的水,观察到的现象是软塑料瓶变瘪,变瘪的程度也大致相当于软塑料瓶体积的三分之一,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1体积水大概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如此的实验设计,不光能促使学生从定性的角度去判断物质的性质,还能在定量的基础上,去渗透物质性质是如何表现的。

对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性质,讲授的过程中需要与能溶于水进行结合。通过小知识的片段,促使学生认识到,二氧化碳溶于水既可以发生物理变化,又能发生化学变化,同时渗透二氧化碳溶于水有一部分与水反应的概念,这也就是化学中常常说的反应限度问题。该实验的设计,通过取样溶于水后的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辨别其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促使学生认识到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从知识层面上讲,这是利用了旧有的如何判断化学变化的知识,来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基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结果,又可以通过各种实验方案的设计,判断反应后的产物的性质。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在延伸学习。核心问题是一个大框架,而基于核心问题衍生出来的众多小问题,才是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串,促使授课的过程有层次感与递进感。

当重点问题与难点问题都解决了的时候,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哪些这个核心问题,就能在课堂上进行拓展,它也就能顺利得到了解答,而学生的知识体系就能顺利完成。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郑陆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季子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