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问题 提高素养
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 刘秋燕
在传统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实施核心问题引领教学策略时常常遭遇一种尴尬情况,就是核心问题只存在于课堂教学的某一阶段,而没有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样不但无法充分发挥核心问题的构建作用,而且可能加重学生的思维困惑,导致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核心问题的轨道。
数学教师可以针对性为学生设计核心问题教育发展目标,强调教育目标设计的衔接性及合理性特点,不单单是形式主义的改变,更关键的是要借助核心问题的主线作用,将松散的教学内容串联起来,为学生创造主动思考的机会和空间,从而更好地整合教学目标,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
在新时期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实施核心问题引领教学策略时必须注重前后衔接,无论是在导入环节、探究环节还是拓展训练环节,教学活动都应该始终围绕着核心问题开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问题及知识进行充分整合,培养学生的知识分析及整合能力,同时可以发展学生思维张力,从而引领学生顺利突破学习瓶颈。
数学知识点之间往往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数学教学也是一个问题不断生成和被解决的过程。知识迁移能力是学生数学综合水平的重要基础能力。教师实施核心问题引领教学策略,是培养小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主要途径。除此之外,从数学知识的特性方面来讲,核心问题的生成和构建也经常伴随着知识迁移,这正是教师引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的最佳契机。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深度学习导向,立足于数学知识的特性积极带领学生迁移核心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引领学生生成更多即时性、创造性的学习资源,丰富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能促使学生在深度学习中养成良好的知识迁移意识和能力,从而彰显核心问题引领教学策略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