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呈现核心问题?
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 刘秋燕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阶段,随着数学知识难度的不断提高,低段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教师想要保障数学教学质量,就必须及时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调整。“核心问题”是一种创新的数学教学概念,它的提出主要是基于解决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课堂问题繁多、重点不突出、学生思维僵化等问题,以“核心问题”重塑数学教学模式,是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必要举措。
为了充分体现小学高年级数学核心问题引导的根本效果,我通过呈现聚焦教材重点内容的优质问题,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学生产生自主思考和探究行为,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及感悟理解能力。但是根据小学高年级数学核心问题教育现实情况而言,大部分教师呈现核心问题的方式都欠缺合理性和趣味性,他们通常将核心问题直接抛给学生,不仅会给学生带来严重的思考压力,也难以驱动学生参与核心问题探究的内在动机,还会导致课堂氛围趋向僵化。
因此我通过情境创设来呈现问题,这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不但非常适用于核心问题的呈现,也能改善机械死板的教学气氛,从而调动学生探索核心问题的自主能动性。在我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中,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综合考虑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以及学习需求,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积极创设兔子庄园有多大的情境,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核心问题的呈现方式,另一方面也能为数学课堂注入更多灵动因子,从而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探究兴趣,实现核心问题引领教学策略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初步运用。
在实施核心问题引领教学策略时,必须加强完善核心问题的连接性效果,提升核心问题设计的根本质量,这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突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明确探究方向,同时可以充分体现数学知识的根本逻辑关系,从而发挥核心问题的引领作用,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常见的问题链接呈现方式主要有反馈性问题、架桥性问题、延展性问题等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根据核心问题的侧重点甄别采用,这样不但可以循序渐进地拓展学生对核心问题的研究深度,也能顺利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