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国人》
苏少版七年级上 第二单元 中国龙吟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在欣赏、演唱歌曲的过程中,能了解戏歌的相关知识,产生兴趣,并激发自己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2)、能够用京剧的风格韵味演唱《我是中国人》。
(3)、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中的即兴表演活动,并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唱好弱起、波音、装饰音、拖腔等戏歌典型唱法。
三、教学难点
能够用京剧的风格韵味演唱《我是中国人》。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课件播放《唱脸谱》音频。
引出戏歌的概念。
戏歌:用戏曲的音乐素材创作的歌曲,就叫戏歌。戏歌是戏曲这种传统而古老的艺术形式与当代流行因素结合的产物。它是歌中有戏戏中有歌,很受大家的喜爱。
2、新课学习
1)听赏歌曲:播放《我是中国人》。
①、请学生从歌曲情绪和歌曲内容说说对歌曲的感受。(情绪:是热情豪迈的。表达了:对中华民族讲文明的传统美德和中国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的赞扬;概括了中国人民的气魄,表达中华民族的自信。)
②、这首戏歌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这首戏歌吸取了京剧西皮流水的特点,只有强拍没有弱拍。在戏曲中强拍叫做板,弱拍叫做眼,这首戏歌就是有板无眼。
2)学唱歌曲:学生点着板轻声哼唱全曲;分句学唱解决难点
①、上波音范唱第一句,让学生感受到波音;讲解上波音的唱法,学生练习
②、最后一句“人”字的拖腔,一共有23拍(用教唱歌谱的方法解决难点,学会后要求学生尽量做到字正腔圆。)
3、创造表现
欣赏视频版本的《我是中国人》,视听结合,观察名家唱戏歌时的动作表现,并边唱边模仿。
4、拓展升华
1)欣赏管弦乐曲《红旗颂》,简单介绍曲作者吕启明。
吕其明(1930- ),安徽无为人,先后为60多部电影、200多部(集)电视剧创作音乐,还作有10多部大中型交响乐作品。历任上影乐团团长、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副会长。2011年荣获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
此曲以红旗为主题,用宏伟庄严的歌唱性旋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的指引下,浴血奋战,英勇顽强,积极向上的革命气概,热情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深情憧憬了伟大祖国的美好未来,整首乐曲有气壮山河之势。
①、引子
问:是否听到熟悉的旋律?出自哪首歌?(以《国歌》号角的音调开始,小号奏出,然后以圆号加以反复,低音乐器奏出国歌的第一句旋律,弦乐器奏出歌颂红旗的主题。)
②、呈示部
第一遍由弦乐奏出抒情的颂歌主题,其他乐器伴奏,描绘了五星红旗升起的动人情景。
③、连接部
连接部的作用就是把音乐从第一段呈示部过渡到第二段展开部。双簧管柔和哀怨地将人们带入深深的回忆中。
④、展开部
随后乐器以交替的二声部模仿形式将乐曲引向展开性的中间部分:连续的三连音音型,伴随调性的移动,节奏富于动感。
歌唱性红旗主题通过速度的加快、节奏的变化逐渐演变成铿锵有力的进行曲,象征着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自强不息、战斗不止的雄壮步伐以及高举红旗奋勇前进的豪迈气概。
⑤、再现部
回到C大调,木管叠置在弦乐声部上合奏主题,在《东方红》的曲调中音乐达到高潮。
⑥、尾奏
号角更加宏伟嘹亮,《国歌》音调再次响起,还融入了《国际歌》的音调,展现中国人民正共同创造美好幸福的明天。
2)依据音色分辨乐器。
5、课堂小结
一面用鲜血和精神凝结的旗帜在飘扬,飘扬在一个用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地方。就是这面旗帜摧毁了旧时代的腐朽;就是这面旗帜迎来了新中国的朝阳;就是这面旗帜埋葬了屈辱;就是这面旗帜揭开了新中国崭新的篇章。
从此,一个民族告别了被压迫奴役的历史,昂首阔步走向了新时代的万里康庄。
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为生活在这一面旗帜下而感到自豪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