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春联》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3-12-0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吴晓亚

课堂反思

姓名

吴晓亚

学科

语文

班级

1

时间

2013.11.29

授课内容

《春联》

教学片断(案例陈述)

 

课后反思

这堂课是一种新的尝试,尝试在第一课时中,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能否体现得更明显,使得课堂更生态一些。

生态课堂有三大关键词:自然和谐,生命生成,整体、开放与发展。下面就结合这三大关键词反思自己的课堂。

我一春节歌曲导入课堂,音乐一起,学生们就忍不住手舞足蹈,笑容可掬,一种欢快的气氛便洋溢开来。在课堂上,我始终以亲切的语调、温和的笑脸,走近学生,贴近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师生互动。

学生是一个个完整的个体,如何充分或者说是尽量体现他们的主体性呢?于是我在字词教学环节进行了一些整改。如在出示词语后让学生互相读给对方听,互相纠正;在预习单上,我设计了让学生自己提出容易读错与写错的字的题目,所以,课堂上我把舞台给学生,让他们亲自上台展示讲解,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而我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顺势引导,重点讲解“添”和“开卷有益”,体现了主体性与主导性的结合,又体现了学生生成的智慧。在理解春联的时候,我先利用图片指导学生理解第一副春联,让后让学生小组讨论后三幅春联的意思,我提供一些注释,体现了由扶到放,学生为主、教师支持的理念。

课堂的生成往往丰富多彩,这就考验教师的预设与教学机智。在试上时,学生不能理解“浏览”一词,这时我及时举了一个例子:我用一分钟的时间把课文浏览了一遍。学生受到启发,讲出了这个词语的意思。而在学习“添”字时,有学生说,要注意右边第一笔不要写成撇,当时我一愣,没能反应过来,错失了一次生成,而后在学生的作业中,我果真发现了这样的错误。看来,我对学生的预设还不够。

整堂课层次清晰,板块分明,但是在不少细节上,我还需要反复琢磨,比如“天字写在竖中线”这样的表达不够科学,结尾处对学生继续学习情绪的激发有所缺失等等。

课堂是个思维开放的舞台,体现生命价值的发展。这堂课,我努力向这个方向行进,不管走得好不好,都是一种前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郑陆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季子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