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天宁区李志伟教师发展工作室>>活动动态>>文章内容
AI赋能智慧教育平台实践——记李志伟教师发展工作室第十二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1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李志伟

8P7A5990_副本.jpg

8P7A6020_副本.jpg


AI赋能智慧教育平台实践——记李志伟教师发展工作

室第十二次活动

阳春三月,春意渐浓。2025年3月11日,天宁区李志伟教师发展工作室第十二次活动在郑陆实验小学顺利举行。活动回顾了过去一学期的工作成果,规划了新一年的发展方向,为智慧教育平台在教学中的深入应用提供了具有创新性的实践范例。

专题讲座

活动伊始,工作室主持人李志伟主任作《AI智能体赋能教学创新与实践应用》的专题讲座。报告从技术解析、工具实操和教学实践三个层面展开。在技术解析方面,详细阐述了大模型与智能体的协同机制,强调智能体借助“感知-决策-行动”的闭环流程,能够实现场景化的应用,与大模型形成“知识支持+动态执行”的互补生态。工具实操环节,李主任现场演示了“豆包”和“扣子(Coze)”这两个智能体创建平台。其中,豆包平台可以快速生成基础对话智能体,而扣子平台则能通过可视化工作流编排构建复杂的系统,还以“古诗学习智能体”为例展示了完整的设计流程。教学实践部分,重点介绍了人机协同的创新场景,分享应用古诗学习智能体、数学小博士智能体,提出,未来构建人机协同教育新生态,智能体成为教师的“数字助教”。

研讨交流

在研讨交流环节,六位执教教师代表结合各自学科的特点,分享了智慧教育平台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经验。

陈恬教师以《父爱之舟》为例,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双师课堂功能,有效突破了生僻词理解的难点,通过前测数据精准把握学情,并借助AI改写助手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评互学。同时,她也提出了平台在资源精准筛选和多平台兼容性方面需要优化的建议。丁莉老师在教学中,将画世界APP与传统水墨技艺相结合,借助平台的数字资源和希沃白板,营造出沉浸式的教学情境,通过小组协作与互评,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积极探索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教学路径。樊迎香老师在《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中,设计了“获取登岛船票”的任务链,结合平台的教学视频和尚学趣实时互动功能,实现了字词辨析和关键句赏析的精准教学。王蕾老师利用平台的作业展示功能,打破了空间限制,通过数字化评价促进了学生作品的交流。她还提出了色彩感知交互功能优化的建议。音乐教师徐丽丹以跨国旅游为情境,将《火车开啦》的教学内容串联起来,融合希沃互动游戏和平板钢琴软件,通过手机传屏实现了即时的评价反馈,积极探索音乐教学的数字化创新。李志伟老师则展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主题教学,将数字化工具与语文古诗教学相结合,为学生带来了沉浸式的AI学习体验。课堂上,以古诗为切入点,借助智慧平台的教学视频资源,引导学生理解生成式AI的概念和工作原理。在“提示词设计”环节,学生通过平台搭载的讯飞星火AI进行古诗问答互动,实时对比不同提示词的输出差异,掌握精准指令技巧。

反思规划

活动最后,李主任2024年的工作室工作进行了总结,并针对“交流机制待完善、成果凝练需加强”等问题,提出了2025年的发展规划。在课堂教学方面,将深化“智慧教育平台 + AI”的教学模式创新,开展技术融合的公开课研讨活动。科研提升方面,组建智慧教育平台研究课题组,加强对论文撰写和课题申报的指导。资源建设方面,建立校本化资源库,开发智能体教学案例集。

此次教研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碰撞,为智慧教育平台的常态化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未来,李志伟教师发展工作室将继续致力于探索人机协同教育的新生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贡献力量。

(撰稿:李志伟 摄影:蒋梦兰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郑陆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季子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