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学校新闻>>校园动态
丰富的教研活动,使我们“享有数学”!
发布时间:2013-07-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沈林武

丰富的教研活动,使我们“享有数学”!

——郑陆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纪实

郑陆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在学校工作思路的引领下,进一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加强了数学组师资队伍建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入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和课题实验,切实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进而推进了校本教研,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高了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工作思路一二三,指明方向。

一个规范:规范教学“六认真”常规要求。

两个加强: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课堂教学研究。

三个落实:落实常规管理;落实教学活动;落实教学科研。

具体工作分层抓,真真切切。

加强学习,深层反思。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撑,为此教研组推荐学习《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课例范式与实施策略—小学数学》等,通过学习,使组内的每位老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都得到更新。以备课组为单位,利用周三下午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进行教材单元分析,进而优化、重组、创新教材。沙龙研讨及时解决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学习理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倡导教师教学后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深层次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每月写出一篇有质量的教学反思。

同题异构,精彩纷呈。加强教研组特色建设,开展专题教学研究,走管理精细化之路,围绕新课改继续开展“学—研—讲—评—思”系列活动。本学期教研活动选取了三年级上、下册教材中的《认识分数》和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三个教材内容,范建忠、羌小霞、陆建英三位老师就“分数意义教学的理解和把握”分别进行了“同题异构”的课堂教学展示。这三堂课在中、高两个年段就同一课题展开活动,虽都是围绕着相同的题材内容,但因着各位教师截然不同的巧妙构思,所呈现出来的课堂表现也是精彩纷呈。三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展开数学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18日沈林武、沈晓峰、陆建英、王贤老师参加了常州市小学数学同题异构联校教研活动,让我们对小学阶段分数的认识系列知识又有了一个系统建构,进一步明确了“同课异构、同题再构”贵在“异构、再构”,重在“交流”。

常规工作,狠抓落实。备课。继续实行集体备课。要求备课遵循集体研讨~个性备课~二次修改的模式。在备课前,备课组内教师先对某一单元的教材、教法等进行集体研讨,以便组内教师准确把握教材,采取适当教法,融合集体智慧;然后每位教师结合自身实际,结合班级学生实际,进行独立备课;上课前或课后对第一次的备课需要调整的地方进行二次修改。上课。各数学教师在课前应熟悉集体备课教案,上课中注重动态生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业。数学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份量、难易要适中,作业布置应有明确要求,批改及时规范,倡导使用激励性评语,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作业批改中尤其要加强对学生订正后的反馈,且注重批改的格式,同时对学生强调作业书写的格式。教研组每一个月抽样调查学生的作业。辅导。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因人制宜地进行辅导。要继续做好辅优补差工作,各教师利用早上、中午等课余时间,努力使辅优补差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考试。每月进行常规检查和抽查,学期期中、期末质量检测后进行质量分析,以便能更好地指导以后的教学工作。听课:本学期各备课组间教师互听不少于3节,每学期参加听课总节数不少于20节,要边听边思,及时评注。

教学研讨,形式多样。教研组充分发挥“教研”职能,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听课及专题教学研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A、随堂课:加强听推门课的力度,了解掌握教师、学生的教学、学习常态,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与指导,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学习效果。B、组内课:备课组长组织好组内老师每人上好一节实践课,认真落实集体备课、互听、互评制度,做到人人参与互动,研究、探索学科教学模式。C、复习课:认真上好期末复习课,探索对学生科学、有效的复习指导方法。

学校还积极为教师创造一切学习的条件,走出去听课、听报告感受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观看一些优秀的教学录像课。

科研阵地,网络教研。我们数学教研组充分利用学校比较先进和完善的网络环境,对课堂教学及教研活动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为教学教研工作注入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在本学期,我们发挥网络教研的优势,努力开发建设了“数学高效作业资源库”“数学高效教学设计资源库”,打造高效课堂教学,实现网络资源共享,让网络教研成为数学教研组的一大特色。

学期之末,思考之始。我们数学教研组围绕学校制定的工作目标,结合本组的实际情况,高标准、严要求、勤钻研、敢创新地认真做好了一学期数学教研教学工作。我们坚信,只要发扬我们数学团队的精神,集众人的智慧,享有数学,我们的数学教研工作一定能再上一层楼!

                           (郑陆中心小学供稿     /文:沈林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郑陆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季子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