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苗,需要我们共同浇灌
——申报“常州市首批生命教育项目学校”专题总结
为引导学生从小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深刻体悟生命的价值,我校将生命教育作为德育工作乃至学校工作的主线,并以此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有效载体,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系列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使学生身心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努力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智慧的一代新人。作为首批“常州市中小学生命教育项目实验学校”,我校按照《2006~2007学年度郑陆初级中学生命教育推进计划》,统筹安排,稳步实施,理论先导,活动推进,有步骤地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基本完成了推进计划中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的阶段建设目标,同时也为后阶段工作打下了基础。现对一年来我校生命教育工作中的主要情况和存在的不足作一专题总结。
一、建立生命教育领导小组,构建生命教育网络体系
1、宣传发动,建立生命教育领导小组。
为了更好的开展我校的生命教育工作,使生命教育能落到实处、落到深处,我校在2006年5月,利用教师政治业务学习和国旗下讲话、班会课等对全体师生进行宣传发动,使全体师生初步认识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同时成立了以江建林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
组 长:江建林
副组长:狄雷放 姚霄伟
组 员:刘玉峰 薛东升 唐勇 吴伟星 程思武 倪建平 陈惠萍
2、学校各部门分工合作。
校长室:全面负责,把生命教育与学校的发展计划相结合,提出生命教育的总体目标。
教科室:负责具体计划的制定,教师的培训工作,课题研究,生命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学生生命教育研究性活动的开展。
政教处:生命教育下学生评价体制的制定,构建生命教育网络体系。
教务处: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命教育课堂的创建,学科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贯彻落实教学常规,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总务处:加强学校的环境建设,创建生命校园。
团总支:通过组织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展示生命的精彩和活力。
工 会:在全校教职员工中提出生命教育的倡议,并以师为本,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生命意识和保障教师的生命质量。
3、同时重视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生命教育网络体系。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中学阶段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所以学校的生命教育不能在孤立中进行,只有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体联系,才能使学生获得集中的生命教育知识,使其有丰富的生命涵养,能够与他人、社会和自然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成为社会有用之人和幸福之人。
我校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特色学校”的优势,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途径加强与家庭的联系,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开展好生命教育活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加强与社区、企事业单位的互动关系,初步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生命教育网络体系。
二、基本理念:全员进行,面向全体,注重教育的整体性
我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全员进行,面向全体,注重教育的整体性。
1、全员进行: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的每个部门、每位教师的共同参与,只有注重教育的整体性,生命教育才可能会有实效性。
2、面向全体:就是关注每一个学生,而不只针对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生命的精彩。
3、注重教育的整体性:就是整合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环境教育、美育教育、法制教育、青春期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构建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生命教育体系。
三、加强理论学习,重视师资培训
教师作为生命教育的主要指导者,必须首先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和意义。所以我校生命教育工作把师资培训放在首要地位。
1、重视生命教育师资培训。学校生命教育领导小组成员积极参加由中央教科所举办的“中学德育创新与推进素质教育”研讨会、市“生命教育周”开幕式、区生命教育推进会等学习活动,然后再利用周一教师政治学习时间进行全员培训。
2、开展生命教育课题研究。以课题为龙头,加强生命教育的内涵发展,推动生命教育向深层次发展。今年4月,我校向中央教科所申报了国家级课题《农村中学生命教育系列活动的设计与开展研究》,争取在课题研究中提升教师的生命教育水平。
3、开发生命教育校本课程。注重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学校的实际,初步完成了“环境教育校本教材”的编制,把生命教育与校本课程相结合。
四、结合新课改,建构生命课堂
在新课程下,生命教育要让传统的知识课堂转变成生命课堂,使课堂成为生命成长的苗圃、生命享受的乐园。
我校充分发挥“常州市课改先进学校”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大力提倡主体性教学,通过合作学习、质疑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树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并以“生命教育周”为契机,我校教师充分挖掘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的教育因素,积极开展“生命教育进课堂”活动。在教学目标、方法、手段、过程等方面巧妙地引入生命教育的内容,创设“尊重,信任,理解,关爱”的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真正地成为学生张扬生命、释放生命活力的场所。
努力提高生命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发挥了生命教育的辐射作用。我校在语文、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各学科中均努力渗透生命教育内容。如,地理学科,结合国情,渗透土地、水、森林资源等的保护教育;生物学科中强调保护动物、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等的教育,等等,这些教育都与生命教育息息相关。在教学手段上,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使学生形象直观地受到生命教育的熏陶和感染。
同时,重视做好减负工作,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通过分层次布置作业等方法,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感受到生命的精彩。
但还有部分教师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如何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提高学习效果,值得我们继续探讨。
五、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周系列活动
1、“珍爱生命,追求诗意人生”大型主题班会
生命教育的目标,基础层面是教人珍爱生命,更高的层次则在于教人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为此,我校初一年级在3月5日“学雷锋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开展了“珍爱生命,追求诗意人生”大型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有:诗朗诵——雷锋的故事;演讲——“当代保尔”激我心;小品——身边的感人故事;才艺表演——生命的色彩多鲜艳;快板——我的未来不是梦,等等。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珍爱生命,就是要有坚定的信念;珍爱生命,就是要有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珍爱生命,就是要珍惜时间,自强不息;珍爱生命,就是要战胜挫折,学会坚强。
2、“三八妇女节”生命教育活动
在“三八妇女节”,我校开展了以下教育活动:
(1)以“感谢母爱”为主题,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同学们走上讲台,以各种形式诉说真情故事,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提升生命价值,共享美好明天”专题讲座。请本校初三年级组长、青年女教师李飞云老师,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和学生实际,就正确认识自我,树立理想信念;自尊自重,慎重交友;正确认识美,追求自然的真美;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等方面,为全校女生作了精彩的讲座。
3、“向假冒伪劣产品说不”综合实践活动
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我校开展了“向假冒伪劣产品说不”实践活动。活动分两个步骤:
上网查询或通过报刊收集材料:了解假冒伪劣产品对人身安全和健康构成的威胁,学习识别假冒伪劣产品的简单方法,明确拒绝购买假冒伪劣产品、保护自身健康的重要意义。
上街宣传:由学生会干部将收集的相关资料编写成以“向假冒伪劣产品说不”为主题的宣传资料。3月10日,我校团总支联合郑陆工商局、镇司法部门等几家单位,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由书记程思武老师带领部分优秀学生走上街头,通过向市民发宣传材料、宣讲假冒伪劣产品的危害、如何识别假冒伪劣产品、如何同销售伪劣产品的不法商贩作斗争等,开展 “向假冒伪劣产品说不”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受到了很多市民的称赞和支持,武进电视台到现场进行了采访。该活动方案荣获常州市二等奖。
4、开展“生态·生命·生活”专题教育
生命教育与环境教育密不可分,为此,我校充分发挥“江苏省绿色学校”的优势和学校环保室的作用,把生命教育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开展“生态·生命·生活”专题教育。
参观学校环保室,采访北塘河居民,了解环境污染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在校内建立植物标牌,教育学生保护环境,学习植物的优秀品质。
开展水污染情况检测。采集自己村上的河水、井水,进行目测、镜检、活体试验等,了解我们身边的污染情况,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关爱生命,健康成长”生命教育周活动,是一项对我校学生进行的集德育、科技、美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活动过程就是让学生主动体验、主动获取的过程。通过这一活动,我校发动社会多方积极因素,带动了社会的关注、社区的互动和家庭的参与。开展这次系列活动,我们注重特色,注重体验,注重参与性,以此促进生命教育活动走向社会、走向家庭。
六、深入开展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等活动,提高生命意识
学校以生命教育为重点,整合各种德育课程资源,进行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激扬生命的教育,通过板报、艺术节、公民道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
学校把每年的12月定为艺术月,作为生命教育的展示,通过演讲、歌咏、辨论、文艺汇演、球赛等多种舞台让学生展示生命的精彩,让每一个学生都绽放出生命的活力。
学校还通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了解生命,感受生命,开展“探访家乡的人文景观”研究性学习活动,对身边的环境和人文进行实践性的考查活动,在实践中体会生命,珍惜生命,领悟生命的意义。
充分发挥校外法制副校长的作用,请武进区检察院、郑陆交警中队、武进区税务局领导来校进行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税法教育等。使学生意识到遵纪守法、尊爱生命的重要性。
七、特色与反思
在一年来的生命教育活动中,我校形成了以班主任为主操作、教学为主渠道,自我教育为主方法,并辅之以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齐抓共管的生命教育特色。
一抓“教书育人”。全体教师人人参与生命教育,做到课外有心育人,课内有机渗透。教师依据德育课程要求,努力挖掘本学科的生命教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
二抓“管理育人”。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法规,以高标准,严要求来教育学生,从管理中提高生命教育质量。
三抓“环境育人”。努力办好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电视,等等,充分发挥其宣传功能,创造了校园良好的生命教育环境。充分发挥了社区和家庭教育的优势,共同做好学生的生命教育工作,办好《郑中家长报》,每学期召开各年级家长座谈会,认真做好家访、校访工作,从而提高了生命教育的实效。
四抓“活动育人”。开展
以生命教育为主线的班团队活动、国旗下讲话、读书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活跃学生身心,陶冶学生情操,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对生命的关注度,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以积极、健康、向上的姿态,用自己的行动服务社会,感召他人。
回顾与反思:回顾一年来的生命教育,我们感到还存在一些不足。教师的生命教育意识需进一步加强;有些活动留于表面层次,没有在活动过后进行深入的反思内化;有些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人数不多,影响不够;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建设还需进一步深入、完善;生命教育应是一种理念,应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对照此要求,我校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理念的力度尚嫌不够。
生命教育活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综合性活动。我校全体教师将齐心协力,携手共进,一起关注生命教育这个永恒的话题。我们深知,生命之苗,需要我们共同浇灌。我们坚信,在上级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和热情关心下,我校的生命教育活动将更加深入学生的心田,我校学生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将释放他们的生命激情,绽放出耀眼夺目的光芒,从而让生命之花开得更灿烂、更亮丽!
200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