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体会
用项目化学习打开小学数学的无限可能
发布时间:2024-12-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朱梦玲

《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体会

——用项目化学习打开小学数学的无限可能

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   朱梦玲

阅读《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后,我意识到,传统学科教学中,数学常常被视为逻辑性和工具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学习方式通常以解题和练习为主。然而,项目化学习为数学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它不仅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还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数学是基础学科,而项目化学习则能为数学学习打开更生动、更实践的场景。
一、让数学从抽象走向真实
    小学数学知识往往以数值计算、几何图形等抽象概念为主,学生容易觉得枯燥。而项目化学习通过真实问题,将数学知识的学习场景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例如,书中提到的“设计节约用水计划”项目,学生需要测量家庭日常用水量,通过数据分析,制定减少用水的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运用了统计知识对用水量进行分类汇总,结合计算知识估算节约的水量,同时用图表知识直观展示数据。这个项目不仅让学生巩固了数学概念,更帮助他们理解数学如何服务于生活实际。相比单纯的题海训练,这种方式让数学变得鲜活、生动。数学不应是抽象的公式和定理,而是能在生活中被直接感知和应用的工具。通过项目化学习,学生能够在实际任务中看到数学的真实意义,这将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跨学科结合:数学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在项目化学习中,数学不仅是单一学科的学习对象,更是解决问题的工具。书中提到的“规划校园植物园”项目,学生需要计算植物园的面积,规划种植区的形状和分布比例,并结合科学学科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条件。这个过程中,学生运用了面积计算和比例分配的知识,同时通过绘制几何图形来规划植物分布。
    在团队讨论中,有的学生建议采用规则几何图形方便计算,而有的学生提议增加曲线设计提升美感。这种跨学科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数学并不是孤立的学科,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还学会了综合运用知识,提升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让数学跳出课堂,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利器。通过项目化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还明白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服务于实际生活与其他学科。
三、团队协作:数学思维在交流中升华
    项目化学习强调团队合作,而数学作为严谨的逻辑学科,往往需要团队成员共同参与讨论、推导和验证。书中的“设计一座节能环保小屋”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这个项目中,学生需要根据房屋的设计图计算建造材料的用量,并通过数学模型预测能源的使用效率。
    在团队合作中,一部分学生负责计算房屋的面积与体积,一部分学生负责制定能源使用的数学模型,还有学生将数据整合到整体的设计方案中。通过这种分工协作,学生不仅学会了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数学,还通过交流与讨论,提升了数学思维的清晰性与准确性。例如,一名学生提出用圆形屋顶代替传统的平屋顶,但由于计算难度较高,团队成员一起讨论并设计了分步计算的策略,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
    数学不仅是一门“独立思考”的学科,也可以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深化学习。在团队中,学生通过交流与协作,不仅提升了解题效率,更培养了严谨的数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评价转变:从答案正确到思维过程
    传统的数学教学评价多以答案的正确性为标准,而项目化学习则更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综合能力。在书中的“优化社区停车场”项目中,学生不仅需要计算停车场的面积,还需根据社区车辆的流量设计合理的出入口。
    教师在评价时,不仅考察学生的计算是否正确,还关注他们在过程中是否考虑了数学模型的合理性、数据分析的准确性,以及方案的实用性。比如,一些学生通过绘制数据图表发现,增加一个出口能大大提升车辆通行效率。尽管这些学生的计算中可能出现了小错误,但他们的思维逻辑和创新性得到了充分肯定。数学的学习不应仅停留在“对错”上,更应该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对问题本质的理解。项目化学习的评价体系更能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小学数学与项目化学习结合的实践启发
   《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让我深刻意识到,小学数学教学完全可以通过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变得更有意义。结合小学数学的特点,我总结了以下实践路径:

1. 设计真实场景任务:例如,组织学生参与“班级经费管理”,让他们通过预算、支出记录和数据分析,学习加减法和统计知识。
2. 融入跨学科知识: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设计“规划班级活动空间”的任务,将数学与美术、科学结合,让学生通过实际绘图理解图形的构成。
3. 注重过程评价:在评价中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最终答案的准确性。
4. 团队合作学习:通过小组项目,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提升数学的表达和应用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郑陆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季子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100